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小说 >明末辽东从军行 > 第三百二十一章 再度出兵

第三百二十一章 再度出兵(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没有了

战俘们不仅传播这些负面消息,而且还把杨林一些挑拨离间建州女真内部关系的话语也带了回来。弄得各旗之间矛盾不断,打架斗殴的事件时有发生。甚至原海西各部的一些人暗中串联,产生了投奔大明重振部落的想法。这其中不乏有刘兴祚、刘兴治和刘兴贤三兄弟在其中推波助澜。不过这也是建州内部矛盾的具体体现。

在这个消息闭塞的时代,任何消息传播起来都极为迅速,而且真假难辨受众面极广。根本没有好的办法进行控制。除非官方出面进行澄清和证实。

一时间,关于努尔哈赤中炮落马这件事儿的消息漫天飞。什么断胳膊断腿、骨折筋断这样的谣言都是好的。有说他背信弃义反叛大明、杀人太多遭报应了;还有的说他被炮弹皮削去了命根子,以后就成太监了等等。总之,各种黑他、磕碜他的谣言那是排山倒海无穷无尽,气得他暴跳如雷不断拿手下人撒气。

还有对后金前途暗淡的谣言也不少,什么朝廷正在集结五十万大军,准备发动第二次大规模进剿。而这次进剿的主将正是杨林;什么为了踏平建州女真,朝廷与西夷联合,西夷大军正在关里向辽东进军;什么大金军连一座叆阳都打不下,更别提打京师了。总之等等,现在各种各样的谣言满天飞,弄得人心惶惶不可终日。

努尔哈赤对这种谣言满天飞的局面也没好办法,向诸位贝勒和大臣问计也都是一筹莫展。他又问李永芳,以为这位孙婿会有什么好主意。可是这厮现在也是江郎才尽,一时半会儿也没好招儿。

努尔哈赤当然知道这些谣言肯定来自叆阳方面,可自己又没有好的办法来从这种舆论困境中摆脱出来。总不能把所有人的嘴堵上不让人说话了吧?可要是不管,这些谣言造成的混乱和恐慌堪比大军压境一般危险。所以思来想去,他认为这一切都是打了败仗造成的。要想改变这种被动局面,那就只能动用老办法——进攻大明,挽回颓势!

现在的后金军可谓损失惨重、疲惫不堪。两次围攻叆阳皆遭到失败,对军心和士气的打击不可谓不大。

在以农业为主的封建王朝时代,夏季历来都不是用兵的好时机。因为农田需要伺弄;城寨需要扩建;房屋需要修缮;牲畜需要放养;经济需要发展。总之等等,几乎所有的事情都要趁着温暖的季节来完成。

而且夏季要面临多雨的天气、泥泞的道路,茂密的植被以及疫病多发的情况。所以除非迫不得已或是实力强盛,否则很少有人会在夏季出兵征战。

努尔哈赤当然知道后金军的境况,但是不主动出击就意味着给予大明喘气的时机。为了掌握主动,他必须顶着压力和困难再次入寇明境。他深知只有让八旗兵保持对财富和物质上的渴望,才能让他们保持战斗力。否则一旦颓废懈怠下去,最终的结果就是灭亡。

同时他也得知大明两任皇帝接连驾崩,这个时候正是大明内部混乱的时候。不趁机在其身上捞点儿实惠,那真是对不起这么好的机会了。

努尔哈赤对舆图上标注着叆阳的地方看了半天,心中充满了不甘和愤恨。尤其是长孙杜度、族弟达尔罕和学者额尔德尼的死,让他心痛极了。

如果说这个世界上谁最恨杨林,那么非努尔哈赤莫属。不过他最后长出了一口气终究还是放弃了。他知道现在不能再去打叆阳了,要打也得等以后各方面时机成熟了再说。其实他内心深处对杨林还是挺忌惮的,更别提他手下的这些贝勒和大臣了。

努尔哈赤经过慎重考虑,决定这次进攻沈阳。这里是明朝在辽东的重镇,辽东经略熊廷弼就在这里开衙办公。大金军要是能攻下这里,不仅可向北攻辽阳、广宁(今辽宁省北镇市);向西则可剑指锦州、易州(今辽宁省易县);向南则可攻复州、金州(今辽宁省瓦房店市和大连市)。

而且进攻沈阳,可调动其他地方的明军增援。由此大金军可找机会攻其一路进行野战。要是能把杨林从叆阳那座坚城里面调出来是最好的,正好可以在野战中消灭他。也好报了自己被其轰落马下之仇。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