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小说 >重生异界之我是小农官 > 第148章 烈日行军

第148章 烈日行军(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就在小侯爷命人打扫战场之时,

另一边,

好不容易逃脱出来的鞑子们,不断在心里庆幸着劫后余生。

鞑子万夫长骑着一匹浑身汗湿的战马,

率领着两千残兵败将,灰头土脸地朝着紫山县狂奔。

一路上,尘土飞扬,仿佛是他们溃败的凄惨印记。

士兵们个个神色惊恐,眼神中透着劫后余生的庆幸与深深的恐惧。

万夫长的脸色阴沉得好似暴风雨来临前的乌云,

他紧咬着牙关,嘴唇因用力而泛白,

双眼布满血丝,那是愤怒与不甘交织的目光。

此刻,他满心都是懊恼与自责,

此次出征,本以为能大获全胜,掠夺无数财宝与土地,

没想到却遭遇如此惨败,折损了大批人马。

“他娘的!”

万夫长忍不住低声咒骂,一拳狠狠砸在马背上,

马儿吃痛,嘶鸣一声,跑得更快了。

身旁剩余的千夫长们同样狼狈不堪,

他们低垂着头,不敢直视万夫长的眼睛,心中满是忐忑。

当他们终于狼狈地逃到紫山县城下时,

城楼上的守军看到这副凄惨模样,都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快开门!”

万夫长扯着嗓子喊道,声音中带着疲惫与愤怒。

城门缓缓打开,两千溃兵如潮水般涌入城中。

城内仅剩不多的百姓,藏在自己简陋的屋舍里,

透过门缝看到这群败军,脸上都露出惊恐与担忧的神色。

他们知道,这些鞑子吃了败仗,恐怕会将怒火发泄在他们身上。

女人们抱紧孩子,匆匆躲进屋内,紧闭门窗;

男人们更是面露惧色,赶忙打开院里的地窖,将老婆孩子等藏匿起来。

万夫长进入县城后,径直来到县衙,

一脚踹开大门,走了进去,

等他好不容易收拾干净后,坐在大堂的椅子上,重重地喘着粗气。

他的脑海中迅速盘算着应对之策,眼神闪烁不定。

思索片刻后,他对着身旁的护卫们们下令道:

“立刻召集城内所有守军,加强城防!

敌军说不定随时会追来。”

护卫们领命后,急忙转身出去传达命令。

接着,

万夫长又唤来一名亲兵,阴沉着脸说道:

“去,告诉城内的百姓,

从现在起,每家每户都要出人出力,

修补城墙、搬运物资。

若有违抗,格杀勿论!”

亲兵领命而去,万夫长靠在椅背上,

闭上眼睛,深深吸了一口气,试图让自己镇定下来。

他心里清楚,如今的形势极为严峻,

敌军一旦追来,这紫山县怕是难以守住,

但他仍不甘心就这样失败,决定拼死一搏,

守住这座县城,也好向左贤王有个交代。

在万夫长的命令下,紫山县城内顿时忙碌起来。

本就不多的百姓们,在鞑子士兵的驱赶下,

无奈地走出家门,被迫参与到城防工作中。

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百姓们扛着石块、木料,脚步匆匆;

城墙上,士兵们忙着加固防御工事,布置弓弩;

县衙内,万夫长与将领们紧张地商讨着下一步的防御计划,

气氛凝重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

黄州西北官道上,

在那条自黄州城蜿蜒向紫山县的宽阔官道上,

烈日高悬,

仿若一个巨大的火球,肆意倾洒着无尽的酷热。

大地被炙烤得滚烫,尘土在燥热的气流中翻涌飞扬,

热气腾腾,仿佛能将世间万物都蒸腾殆尽。

阳光下,一支规模庞大的队伍如一条黑色的长龙,

在大地上缓缓蠕动,向着远方无尽蔓延。

这便是大将军统率的约十万大军,

从黄州城开拔,日夜兼程奔赴紫山县。

一路行来,

酷热如影随形,无情地折磨着每一位将士。

那难耐的暑气,似一张密不透风的大网,将众人紧紧笼罩。

所有将士皆显得无精打采,汗水湿透了他们厚重的铠甲与衣衫,

顺着脸颊、脖颈,如小溪般潺潺流淌,

在地上洇出一片片深色的水渍。

然而,军中却毫无嘈杂之声,

只因大将军治军向来严谨整肃,

即便将士们已被酷热折磨得几近虚脱,

却依旧紧咬牙关,默默坚持,

迈着沉重的步伐,整齐划一地跟随大部队前行。

这十万大军里,步卒占据了绝大多数,

仅有不足万人的骑兵得以跨马驰骋。

大将军骑在那匹高大神骏的战马上,身姿挺拔却难掩疲惫。

他微微回首,目光扫过身后的将士们,

只见他们面容憔悴不堪,恰似烈日下枯萎的小草,生机渐失。

那一道道流淌的汗水,仿佛在诉说着这一路的艰辛。

“洪英,还有几日方能抵达紫山县?”

大将军神色凝重,声音虽沉稳却难掩疲惫。

“回禀大将军,约莫还有三日路程。”

洪英赶忙抱拳,恭敬回应。

“三日……”

大将军沉吟片刻,微微叹息,

“传令下去,让将士们于路边休整一个时辰,

时辰一到,即刻出发。”

“遵命!”

洪英领命后,迅速转身,向传令兵详细传达大将军的指令。

传令兵得令,立刻飞身上马,扬鞭策马,

如离弦之箭般朝着后方各个军营疾驰而去,

将大将军的命令准确无误地传达给诸位将军。

不多时,

大军那整齐而沉重的步伐缓缓停下。

在各位将军与校尉的有序指挥下,

士兵们依着分区分域的安排,迅速找到合适之地,纷纷就地坐下,开始稍作休整。

这夏日的骄阳炽热得超乎想象,仿佛要将世间万物都烤化。

将士们每走上一小段路,便觉口干舌燥,

嗓子眼似要冒出火来,不得不喝上几口水以解干渴。

大将军深知前路水源难测,故而再三严令,

务必省着用水,生怕遭遇断水之险。

毕竟在这荒郊野外,一旦水源断绝,

将士们面临的将是比饥饿更为可怕的绝境——渴死。

自清晨天色初明,大军便已踏上征程。

随着白昼渐盛,路上的灾民愈发清晰可见,且数量与日俱增。

一路上,

他们见到了形形色色的逃难之人。

有孤身一人,形单影只地蹒跚前行,眼神中满是迷茫与无助;

有一家几口相互搀扶,老的弱的,皆面露饥色,脚步虚浮;

更有整个村子的人拖家带口,扶老携幼,一同踏上这未知的逃荒之路。

大军已然接连遇上好几波,这样举村逃荒的队伍。

大将军望着这些面黄肌瘦、眼神惶恐的灾民,心中不禁泛起一阵酸涩与忧虑。

他深知,百姓流离失所,定是那紫山县遭遇了极大的变故。

这一路所见,皆是民生疾苦,让他愈发觉得肩上责任沉重。

不知紫山县如今究竟是何惨状?

又有多少百姓正深陷水火之中亟待救援?

想到此处,大将军拧紧了眉头,心中暗暗发誓,

定要尽快率军赶到,解百姓于倒悬,还一方安宁。

一个时辰很快过去,

稍作休整后,大将军起身,环顾四周,高声喊道:

“将士们,前方或许困难重重,但我等肩负重任,

定要早日赶到紫山县,救助百姓于水火!

大家再坚持坚持,待大功告成,本将军与诸位同享荣耀!”

“愿随大将军赴汤蹈火!”

将士们齐声高呼,声音响彻云霄,

疲惫之色似乎也在这一瞬间被一扫而空,

取而代之的是坚定的信念与昂扬的斗志。

大将军翻身上马,大手一挥,

“出发!”

大军再次启程,那整齐的脚步声仿若战鼓擂动,向着紫山县坚定前行。

一路上,大将军不时与身旁将领商讨行军策略,

同时安排斥候四处探查,确保大军行进安全。

随着大军继续前行,道路愈发难行,

时而出现坑洼,时而被滚落的山石阻挡。

但将士们毫无怨言,齐心协力搬开巨石,填平坑洼,保持着行军速度。

然而,酷热的天气和长途的跋涉,还是让不少将士体力不支。

“将军,又有几位兄弟中暑倒下了!”

一名校尉焦急地前来禀报。

大将军心中一紧,连忙说道:

“速传军医,全力救治!

让各营多留意将士们的状况,如有不适,即刻报告。”

军医们迅速赶来,对中暑的将士进行救治。

大将军看着躺在地上虚弱的士兵,心中满是心疼,但此刻却不能有丝毫停留。

他深知,早一刻赶到紫山县,百姓就能早一刻脱离苦海。

与此同时,前方的斥候快马加鞭赶回。

“报!大将军,前方发现一处镇子,

镇子后面有水源,但水源附近似乎有流民聚集,情况不明。”

大将军眉头紧皱,思索片刻后说道:

“不可贸然行事。

洪英,你率一队骑兵前去探查,务必确保水源安全,

同时安抚流民,不可惊扰百姓。

若遇异常,速速回报。”

“是!”

洪英领命,即刻挑选一队精锐骑兵,疾驰而去。

大将军则率大军缓缓前行,等待洪英的消息。

斥候们所发现的地方,位于一个镇子的边缘。

那里有几口被掩埋的深井,

在斥侯们一番努力挖掘后,重见天日。

待大将军领着一众将军们来到此处时,却惊异地发觉,此镇里竟空无一人。

眼前是一排又一排错落有致的青砖瓦屋,

虽略显陈旧,却仍能依稀看出往昔的规整。

“这……应该是个镇子吧?”

洪英满脸惊讶,目光紧紧盯着前方那座虽已斑驳却依旧挺立的楼牌。

他们常年行军在外,习惯了穿梭于荒郊野岭之间,

此刻猛然见到这般整齐且不见泥土的街道,

仿佛透过时光的缝隙,瞧见了这里曾经的繁华盛景。

大将军则细细打量着镇子旁一块已然破碎的石碑,

上面隐约可见“云安镇”三个大字。

“这确实是个镇。”

大将军喃喃自语,一行人静静地伫立在石碑之下。

这一幕,引得逃难的一些难民满心疑惑,纷纷远远地躲开。

也有不少在镇子四周徘徊、迟迟不肯离去的人,

站在远处,眼神茫然地望向他们。

“大将军,这里面怎么空荡荡的,好似无人居住了?”

洪英忍不住试探着问道。

其实,答案不言而喻,众人一眼便能看出,

此地如今除了偶尔路过的难民,

已全然没有了往昔热闹、人声鼎沸的模样,

俨然成了一座~~无人镇。

“走吧,咱们要穿过这个镇才能继续往前赶路。”

大将军看了看这座衰败的镇子,无奈地摇了摇头。

他们肩负重任,实在不能在此地过多停留,

必须趁着天色还未完全暗沉下来,继续前行。

好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