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躺平版空间的漫生活 > 第615章 非庸常浅识之流,有博览该通之理

第615章 非庸常浅识之流,有博览该通之理(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一千两,一个子儿都不能少!

不过我也可以给你句准话,爷们这么多年也不是白混的。

即便在堂上我们几个照顾不了你了,那不还有其他弟兄吗?

你确定再没有用着我们的时候了吗?

更何况别说一千两,就是一百两,你身上也没有吧?

是不是就还得麻烦游娘子一场啊?

那爷们也不介意顺路给你带封信什么的。

剩下的,就看游娘子够不够聪明了!”

游掌柜一听,瘫坐在地上,脸色惨白如纸。

沙头儿说得没错,就算他的结局已定,可是儿子不能有事。

况且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即便真落得个什么下场,还不是得有银钱开路?

“好!一千两就一千两。

还得麻烦沙爷帮我取些纸笔来……”

……

巳时初,虚弱的阳光终于有了一丝气力挣破穿街刺巷的寒风,行人呼吸间的白雾也终于消散不见。

府城七处勾栏瓦肆里,此时亦是热闹非凡。

七位小说人在重金的激励下,使出了浑身解数,说得唾沫横飞。

“话说九月初八,我大煜制北府上安县突遭蝗灾。一时间,遮天蔽日,飞沙走石……”

“你道白小娘子不过金钗之年,何以有如此智慧力挽狂澜……”

平日里听书,众人习惯了小说人讲些烟粉灵怪、传奇公案、朴刀杆棒、发迹变泰的故事。

但他们惯常会借古喻今,以往昔之事暗指当下世情。

除了那些能在御前供话的幕士大夫,哪个敢指名道姓地说呢?

没想到今日这场书竟然开篇就点明,讲的就是制北府的故事,端得是直抒胸臆、沸反盈天。

“灭蝗救灾已是不易,可灾后如何度日更是艰难……”

“是以官家敕封为‘嘉禾县君’,以彰其德……”

一些熟客听着听着还在奇怪,怎么今天这个新段子一直没有卖关子、讨茶钱呢?

但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尤其是有太多的地方与“嘉禾仙子”的故事一般无二。

这此前早已在坊间广为流传,人尽皆知的故事,便让人生出了更多的探究之心。

待小说人讲到官家敕封时,众人顿时哗然。

这就是嘉禾仙子,哦不,是嘉禾县君的故事啊!

“灾后二月有余,白小娘子一直为上安百姓生计奔走……”

“光天化日,朗朗乾坤,岂能容如此宵小之辈放肆……”

这七个小说人虽说不是在名楼茶肆讲书的,但也是自幼习得的本领。

一场书说得也是“非庸常浅识之流,有博览该通之理”。

老人们听到蝗灾肆虐,百姓生活困苦,忍不住抬手擦拭泪水,亦是心有戚戚;

青年人听到官家封赏,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热血翻涌,双眸中熠熠生辉;

妇人们被跌宕起伏的故事牵绊住了脚步,目光紧紧追随,生怕错过一丝一毫的情节;

唯有孩童们最为天真,他们只晓得眼前热闹。至于这场热闹究竟为何,他们是不关心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