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大闷亏(2 / 2)
你们说李泰怎么样,也可以,反正李泰又不是太子。
可你们说李恪?不好意思,弹劾的人,没有一个是无辜的。
你们凭什么弹劾李恪?他还是个孩子!
他能解决粮食问题,你们能吗?
他能解决耕种问题,你们能吗?
他能解决大唐缺盐的问题,你们能吗?
他能解决百姓冬天取暖问题,你们能吗?
既然不能,那就闭嘴!
李世民没有任何多余的话,他现在就是一个慈父一般的人,“杜相,房相,你们说说看。”
言下之意,你们赶紧盖棺定论,朕急着回去看御花园里的土豆呢。
杜如晦深谙其道,淡淡说道:“启禀陛下,老臣有一言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这话一出,满朝文武妈卖批起来了。
你倒是说啊,这不是耽误时间嘛?
一天天净搞些废话,杜如晦,你他娘快点,老夫憋不住了。
李世民笑了笑:“大唐皇宫,有什么话不能讲?”
杜如晦点点头:“陛下,那老臣就说两句了。”
“臣以为,当今三殿下李恪,乃是不世之材,文武百官之中有人送礼,也是为了沾沾才气,并没有特殊的意思。”
“朝堂滚滚诸公大可不必大惊小怪,也没必要上纲上线。”
“陛下也无需在意,这是皇家才气冲天之祥瑞,是好事。”
李世民一听,高明啊,这个杜如晦有点东西。
李世民点点头:“杜相说的对,此事休要再提了。”
这下,那些发动陷阱的官员们,尤其是五姓七望的官员一个个面如死灰。
好嘛,本来是给别人下套,不死不休,斩草除根,结果呢,吃了大闷亏。
按照杜如晦的说法就是,百官仰慕李恪的才学,自发送礼。
李恪收了也无妨,实至名归。
陛下你不要追究,那意思是不了了之?
那岂不是白送了!
那可是将近几十万两银子啊!
放在过去,一个皇子敢收一万两银子,就是要彻查的!
妈的,这个朝堂太黑了!
一群人哭丧着脸,仿佛死了家人一般。
李世民得意一笑,轻咳一声,仿佛在说:注意,朕要放大招了。
“上次的策论,朕也看了许多,大唐有诸位在,是大唐之幸。”
“对了,常何,你一会儿到朕这里来一下。”
常何一怔,自己?陛下叫自己干嘛?自己就是一个武将,还是守城门的,不会是因为那一片策论吧?
不会吧!
马周就那么一写,就中了?
嘶,原来自己小看自己那个远房亲戚了。
散朝之后,常何战战兢兢站在李世民的御书房,脸上挂满了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