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讨计(上)(2 / 2)
“直接找魏无咎?他凭什么相信裴某?”这是明摆着的问题,凭什么上嘴唇碰下嘴唇,人家就相信你,告诉你有关朱友珪的所有问题?总要有凭证才行。
“郎君勿忧!朱友珪曾与吴王互换信物,朱友珪赠与吴王一枚和阗鱼龙玉佩,吴王交与妾,危急关头,可持此鱼龙玉佩求助魏无咎。所幸妾至今无恙,是以魏无咎至今不知汴州有妾,更不知妾乃牡丹。”阿霓说罢,在腰下掏出一个荷包,在荷包里掏出一枚鱼龙玉佩,伸手递给裴复。
“你与凌波至今都未暴露身份?”裴复接过玉佩,继续问道。
“正是。妾在近处,凌波姊在远处,万一妾不幸遇难,凌波姊可急报与吴王得知。”
裴复反复摩挲着这枚温润滑腻的玉佩,爱不释手,雕工如此高妙,形神兼备,琢玉的工匠师傅肯定花了不少心思。
“裴郎拿过来,我看看!”宋筠儿伸手从裴复手中将玉佩夺过来,左瞧右看。
阿霓脸色霎时变得难看,但又不好说什么。宋筠儿看出来了,道:“阿霓姊,放心,我只是瞧瞧,弄不丢的。”说完,她扭过头对裴复说道:“这玉确实温润无比,‘言念君子,温其如玉’,玉是君子之性,他日郎君南下,妾定向吴王索要这枚玉佩,赠与郎君。只是不知那枚玉钗产自何地?”宋筠儿话锋一转,又谈到适才在市场买下的那枚玉钗。
“好玉何止配君子,也配佳人。三位皆是当世佳人,裴某与佳人共座,何幸如之!”
宋筠儿冲裴复做了一个傲娇鬼脸,哼了一声;阿霓双颊泛红,羞涩得低下头;凌波微微欠身,以示感谢。
“给你!”宋筠儿把玉佩交给裴复。“什么时候见魏无咎?”
“越快越好,最好今天。”裴复一日也不想耽搁。
“郎君且慢,”阿霓道,“魏无咎府中鱼龙混杂,常有文士来往,郎君宜避开。”
“哦?魏无咎素日与何人往来?”
“节度使府中各级官吏,皆有来往。朱温麾下,惟敬翔与李振二谋士地位尊崇,是以朱温诸子争欲拉拢结交。魏无咎也与二人颇多瓜葛,不可不小心。”
对于李振,裴复稍微有些了解,但是对于敬翔却知之不多。“敬翔此人如何?”
“朱友贞与朱友文素喜结交文士,是以二人与敬翔李振皆有来往。敬翔忠谨,素日寡言少语,鲜有口舌是非,深孚众望。朱友贞与敬翔宴饮,敬翔从不醉酒,是以朱友贞以其为人不真,难成至交。”
“祸从口出,敬翔深谙明哲保身之道。况朱温生性暴虐,怕是有所顾忌,以免招惹杀身之祸。”裴复粗略分析敬翔的为人,他现在越来越感到汴州城内风云诡谲,暗藏杀机。他还能猜到这种杀机肯定与朱温诸子和近臣有关。
然而很可能,朱温并未感到这种强烈的压迫感,习焉不察,人们最容易忽略的往往是亲近的人。这是汴州的漏洞所在,一旦朱温察觉,肯定会立即修补,这样的话,裴复作为一个有备而来的人,便失去了机会。
还好,他的机会就在眼前。他要拨开汴州城内的重重迷雾,或许能左右洛阳和李唐的命运,也说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