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八九章 火炮神威(1 / 2)
薛仁贵感慨道:“果然宝剑有双锋,有利便有弊,如今火炮之威力所向披靡,但却是依托于巨大的损耗而来,战争的负担越来越大了。”
火炮威力越大,战争对其依赖自然也就越大,战争模式再度发生变革,一切都要依从于火炮之运输、弹药之供给来布置,辅以火枪、震天雷这些造价昂贵、消耗巨大的武器。
所以自今而后,战争对于大唐来说,打的就是后勤补给,打的就是国家实力。
在以后的对外战争之中攻无不克、所向披靡,但战争对于国家的负担也越来越大,再想如太宗皇帝倾举国之力征召百万将士东征高句丽那等情况基本不会出现,因为即便以大唐之富庶,也无法支撑一次装备了火器的百万军队东征西讨……
裁军几乎是必然。
军方战力提升、影响力却下降,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薛仁贵算不明白。
不过他知道,当下这一战将会开启长久和平,至少年数十年之内大唐将不会再有此等规模之战争,与此对应,再想如开国至今那般获取军功已无可能。
而他薛仁贵,将会是帝国最后一个光芒耀世、武勋赫赫的名将。
想到即将要做的事,他便血脉贲张、激动万分。
或许,当可与“封狼居胥”“勒石燕然”相提并论……
……
火炮射程之计算非常精准,炮弹一排一排落在阵地上,由远及近、无所疏漏,炮弹落地之后炸开,破碎的弹片伴随着升腾而起的硝烟四下溅射,所有革甲、铁甲都都轻易洞穿,若是离得近了甚至连人带马都被撕碎。
闪现的火光、升腾的硝烟、震耳欲聋的轰鸣,破碎的肢体……
马斯拉玛目瞪口呆、浑身颤抖,仿佛置身于地狱之间,接受来自于神灵的惩罚。
唐军的火器他在大马士革也曾见过,但何以射程如此之远、威力如此之大?
火炮轰鸣,地动山摇,人马皆碎。
素闻唐军有陌刀队所向披靡,刀锋如林、如墙而进,可眼前火炮之神威,怕是要强过传说之中的陌刀队十倍、百倍不止。
尚未接阵,己方便人仰马翻、残肢遍地,排列整齐的军队好似被一只无形的铁犁给狠狠的犁了一遍,血肉横飞、尸积如山……
这仗怎么打?
“后退!后退!”
回过神的马斯拉玛目眦欲裂,厉声下令。
这些都是他族中勇士,不仅护卫部族安全,更是确保他跻身于大食权力中枢之依仗,若是于此一战而没,他如何回去向族中父老交待、又如何确保他在大食国内的权势?
事实上,无需他下令,已经被铺天盖地的火炮炸得魂飞魄散的军队早就开始崩溃,炮弹落点一步一步向前,他们便一窝蜂的向后溃退……
可阵地之后便是波涛滚滚的药杀水,眼看着炮弹落点越来越近,还往何处退?
马斯拉玛顾不得许多:“传令下去,向两侧撤退!”
什么军心士气、什么部族永耀、什么主帅命令,这一刻在他眼中统统不存在,唯一的指望便是让更多的人在唐军神威绝伦的火炮轰炸之下保住性命。
人在,部族就在。
人都没了,还要那些荣耀有什么用?
本就吓破了胆的兵卒听到命令,当即一哄而散,各自向着东西两侧沿着河岸发力狂奔,只恨爹娘少给生了两条腿……
马斯拉玛自己则牵着马来到河岸上系着的舟船,登船之后连连喝令兵卒奋力划桨,尽快离开岸边。
等到王孝杰率领具装铁骑凿穿敌阵来到岸边,便见到一艘大船已经离开岸边二十余丈,横渡向对岸。
王孝杰知道船上必然是敌军大将马斯拉玛,气得拍大腿,若是能早到一步就可将其擒获,加上之前的阿米尔,自己岂不是必然成为此战之首功?
凭此功勋,一步登天亦不为过!
可谁能想到堂堂大食大将,只在一顿炮火轰炸之下尚未等真正接阵,便不战而逃?
都怪薛将军这一顿火炮炸得太狠!
唐军虽然对于渡河早有准备,已经临时砍伐树木建造了不少舟船、筏子,可此时尚在后方,肯定来不及追逐马斯拉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