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4 章(2 / 2)
也是当初听了左丞之言及时收手,不然他们全家都要成为用来震慑叛军的刀下亡魂。
他们身在高位,城中所发生的事情自然也是能立即得到消息,他们谁也未曾想过那位摄政大长公主竟然会有这般魄力和手段,一夜之间将叛军留在城中内应全部拔除,其中不乏勋爵官员。
上朝之后,李淼看了一眼殿中那一个个噤若寒蝉的官员,向管从中擡了擡手。
管从中双手举着一册子,躬身向李淼行礼,而后走上前打开那册t子开始念着上面的内容。
殿下众人听着册中内容,屏住呼吸不甘出声,生怕自己一不小心也称为册中之人。
“依照我朝律法,勾结叛军犯上作乱者诛夷族。名册中人均已伏法,然陛下恩典,只诛其三族,其余人等三代不得入仕,遇赦不赦。”管从中神情肃然的说道。
管从中话音一落,早已在殿外候着的禁军立即冲进大殿。
在场与名册中有亲的官员当场瘫软在地,虽然说那些人和三位王爷之间的关系他们也并非完全一无所知,有些人心里也曾想过若是真的能够成事,自己还能沾光。
可他们谁都没有想到最先来的竟然是祸及家族的大罪!
虽说新帝留下他们的性命只得发配之罪,但三代不可入仕,遇赦不赦,对他们来说可谓是生不如死。
恨吗?自然是恨!
可他们此刻不敢恨殿上的李淼和此时不知在何处的李璟,而是恨上了城外造反的那三人和害他们被牵连的人。
被禁军捉拿的官员们不停地喊冤,更有人喊着同僚,希望有人能帮忙求情。
左丞阖眼不去看殿上的混乱,旨意只降罪三族以示恩典,那便是绝了有人为他们求情的可能。
在兵临城下之际,不管是陛下还是大长公主殿下,行事如此果决,唯一的解释就是这京都上下已经完全在掌控之中,即便是有人因此投鼠忌器,亦无所畏惧。
只是这件事究竟是谁的决定?
今日,大长公主不在,貌似全都是陛下的决断,可左丞却是清楚,今日之事是大长公主身边的亲信刘玉带人行事,禁军乃至城卫都未曾经手。
清楚叛逆虽然刻不容缓,但大长公主在此刻如此行事,怕是要借此机会清理朝堂乃至整个京都!
左丞擡眼看向殿上的新帝,如今登上帝位的陛下,难道就真的愿意一直如在郡王之时一般,被大长公主所左右?!
今日上朝的主要目的已经达成,其他政务奏折在如今兵临城下的形势下,原本都该放在一旁。
李淼却是不管其他人心情如何,只让其余人等如往常一般继续议事。而官员们此时又有几人会带着平日里那些“小事”的折子来呢?只是皇帝这般说了,他们也只能硬着头皮依靠自己的记忆开始议政。
-
不想让手下兵将受到动摇,卫王和滕王决定立即攻打城门。而等他们正要后退布置投石机之时,就听城墙上有一道声音传来。
“三位皇兄这些日子过得可好?”
三人擡头看向城头,此时的天色还未有大亮,但身着一身绛红色朝服的李璟却是一眼就能看清。
“多谢皇妹关心,我们兄妹许久未见,还不打开城门迎我们进城。”卫王冷笑道。
“既然想要进来,当初又为何偷偷离开呢?”李璟说着摆摆手,禁军们便押着几十人走上前来。“皇兄不顾兄妹情谊,收买本宫驸马试图投毒暗害本宫。故而本宫即便是想念三位皇兄,也是不能擅自开城了。”
高季兴被禁军推到城墙边儿上,半截身体都悬在半空,眼瞧着就要被推下去。经过天牢审讯的高季兴身上早已经没有一处好肉,原本还能拿得出手的脸也是看不出原本的模样。
“殿下,饶命!我知错了,殿下饶命啊……”高季兴浑身颤抖着哀嚎,祈求李璟能够给他一个活路。
李璟冷冷的看着他,“你是本宫的驸马,却意图勾连叛军谋害本宫。本宫念你爹娘毫不知情,给他们死后的体面。但你以及你高家其余人等……”
李璟转头看向城外的叛军,“你既然急求效忠本宫那三位皇兄,那本宫就满足你所求,为他们尽忠。”
话音一落,押着他们的禁军们抽出腰间佩刀,挥臂斩下高季兴以及其族人的头颅,并将尸身与头颅全部丢到城下。
摄政大长公主阵前斩杀自己的驸马以及全族,这让在场所有人都震惊不已。
他们谁人不知道摄政大长公主对高驸马很是喜欢,更是亲自为其纳妾并求了敕封。然而这样一个人,就这样被摄政大长公主给轻易的处置了,不仅全族被灭还死无全尸。
“三位皇兄,如是就此收手,小妹便当无事发生,其他相关人等也不予追究,可各自回家。毕竟,杀了这高季兴小妹便已解气。”李璟微微躬身,唇角带笑的望向城下。
只见卫王李则琪此时已经拉满了弓弦,箭尖直指城头上李璟。“李璟,若非你在父皇面前挑拨,父皇如何会将我等圈禁,使得我们身为人子却不能在父皇面前侍奉,让你钻了空子。你趁父皇病重之际,篡改圣旨,明面上奉李淼为帝,实则野心勃勃。如今为了构陷我等罪名,竟然将杀夫灭门。身为女子,如此恶毒,还妄想牝鸡司晨!为兄奉劝你,此时你若认罪,为兄还能饶你性命。”
李璟轻笑一声,“父皇传位之时不仅朝中重臣皆在,你也在!几位皇兄不顾父皇遗旨和江山社稷,率兵谋反,你却是要在众人面前信口雌黄,着实丢人!至于其他……等几位皇兄有本事登上这城头在与本宫辩吧!”
卫王终于将手中之箭射出,但凭着他的臂力,根本到不了城头。一旁的滕王暗骂了一声废物,挥刀喝道:“攻城!”
“殿下,此处危险。”周庆上前,劝道。
李璟看了一眼城下之后,在禁军的护卫下离开了。
-
摄政大长公主在城头斩杀了驸马高季兴及其全族的事情很快传遍了京都,众人在吃惊于李璟果决狠辣的手段之时,心底对这位摄政大长公主更是生出了畏惧之色。
一些原本就不喜李璟这个女子摄政的朝臣,哀叹先帝为了宠爱女儿竟是给朝堂留下这么大的祸患。大长公主能亲手杀了驸马,那对身为侄儿的新帝又怎么可能手软!
日后朝堂又将是一场腥风血雨啊!
-
京都是皇城,自然是易守难攻。计划由城内内应里应外合,却不想竟是被李璟一网打尽,如此卫王和滕王只能强行攻打京都,期间再寻他法。
只是高耸且坚固的京都城墙不是那么好攻破的,他们攻打了整整五日,可京都的城墙岂是那般容易攻破的。虽然投石机砸破了城墙一角,但是缺口位置并不理想,在对方的防御之下他们的兵卒根本攀不上去。
眼瞧着后方消息传来,平津侯的援兵就要到了,卫王和滕王两人忍不住开始着急。
泰王抹了一把沾满尘土的脸,咂咂嘴,他也该准备准备了。
卫王派人去拦截援兵,企图拖延时间。泰王主动请缨去后方抵御平津侯援兵,而卫王和滕王面临的是在得知援兵抵达之后,出城主动进攻的京都守军。
平津侯率兵八万来援,虽不及叛军十五万,可那八万皆为百战之兵,叛军后方与之遭遇便被冲散了阵势。
卫王和滕王大骂泰王无能,但现在也并非没有机会。京都最难的便是如何破开城门,周庆率兵出城对他们来说也是机会。只要全力拿下周庆,攻入京都,他们便有了生机。
只是让他们都没有想到的是,北边突然出现一支约有两万的骑兵,直接冲向他们的中军大帐。
“废物!都是废物!”滕王气的将前来报信的兵卒踹倒在地。
卫王也是咬牙切齿,“北境到京都沿途皆有我们的人,他姜文正是怎么悄无声息的带着上万骑兵到达这里的!”
若是就连直至北境一带的势力都被李璟拔出,那到现在为止他们所做的一切是不是都在她的算计之中?!
卫王和滕王两人半晌说不出话来。
镇北军骑兵冲进叛军中军大帐之时,李璟正站在城头看着。城下尸横遍野,呐喊声、惨叫声以及战马的嘶鸣响彻耳边,战场上的硝烟以及血腥之气冲的人忍不住皱眉。
一旁护着李璟的刘玉和禁军副统领连平飞十分警惕,生怕李璟会有闪失。
“殿下,这里危险,我们还是回去吧!”刘玉劝道。
李璟摇摇头,“无妨。”
此局已到最后关头,她想要亲眼看完结局。
夕阳西下,赤红的晚霞映的整个大地都布满了血色。
姜文正、赵恩清和周庆捧着三颗人头走到城下,高声喝道:“臣姜文正献上叛军贼首首级,拜摄政大长公主殿下千岁!”
“臣赵恩清献上叛军贼首首级,拜摄政大长公主殿下千岁!”
“臣周庆献上叛军贼首首级,拜摄政大长公主殿下千岁!”
“拜摄政大长公主殿下千岁!”身后众t将士也一同高呼。
三王联军五日围城,最后落得兵败生死的结果,随同一起参战的三王子弟也在战中身亡。其余留守后方的叛军余孽,李淼下旨交予赵恩清率兵清缴。
没有发现在皇帝论功行赏之时,内宫中少了一名太妃,也没有人知道原泰王王府一夜之间变得空无一人。
李则省借着夜色跑去皇陵,远远磕了几个头。
“父、爹,儿子带着娘走了,反正您老人家也没有将我们母子放在心上。从今以后,这世上没有李则省,您也就当没有我这个儿子了。”
一行人远去,有几道黑影也随之跟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