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陷害(1 / 2)
黑衣人不得不离开,凤舞虽然没有进攻,但始终站在他的后面,让他感觉如芒刺在背,很难专心对付裴复。对付裴复这种高手,必须集中精力。
“多谢!”
“妾没有带剑,不得不攻心。”
“带剑也不能进攻,不进攻就没有破绽,一旦进攻就会露出破绽,有时候做不如不做,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此人武功高于裴某,整个长安城某竟然想不出一个人来。”
“或许是汴军人物。”
“这有两个匣子。”裴复说罢,来到匣子面前,打着火折子。凤舞也走过来,他们蹲下身仔细端详,每人打开一个匣子。两人在打开匣子的瞬间几乎同时吓了一跳,凤舞更是坐在地上,小声抽泣起来,浑身发抖。
匣子里装的是人头,一个匣子装一个。裴复定了定心神,仔细一看,匣子里装的脑袋他都不认识。“凤舞,你认得么?”裴复扶起凤舞道。
凤舞扶着裴复的胳膊,借着火折子快速看了一眼,一边擦眼泪一边道:“是赵公公与莫公公。”
裴复正要好好安慰凤舞,见凤舞很快就恢复平静,他也松了一口气。
裴复道:“明天裴某去报案,让京兆府处理此事。这样就可以阻止汴军继续往下查,至少可以拖延一段时间。”
“嗯,有道理。”
“骆虎正在查两位公公的行迹,黑衣人就把两位公公的人头放在内侍省,目的是什么?”
“妾以为黑衣人这么做,就是为了让骆虎怀疑圣人杀人灭口。”
“不对,你想想这世上有谁会杀人灭口之后把头颅留下来呢?骆虎反而不会怀疑圣人,况且大家都不是笨人。”
“那是何意?”
“威胁、挑衅以及激怒骆虎,让他失去理性,同时杀人灭口,若赵公公被骆虎抓住,那么他们的计划不就暴露了吗?棋子无用的时候,都会遭到抛弃。”
凤舞点头。裴复忽然道:“某适才找骆虎时,见到一个女郎。”
“霍小小?”
“是的。她和骆虎关系亲密,胜似夫妻。她本名不叫霍小小,某猜测她应是骆虎的妾。”
“她是个美人坯子,郎君以为霍小小美还是萧娘美?”
“以后再告诉你。”裴复想了想,实在不知道怎么回答。
裴复与凤舞分别。第二天天刚亮,裴复就去光德坊京兆府廨署报案。听说此事的郑元规决定今天不去城南训练禁军,皇宫内死了两个太监,这是大事。
他听说过裴复,崔胤曾多次提起过。郑元规把裴复请到府衙,屏退其他人,详细询问:“圣人可知道此事?”
“现在还不知道。”
“那个黑衣人有何特点?”
“武功极高,刀又沉又快,裴某认为此人足堪为长安城第一高手。十几年来,裴某从没遇见过这等人物,若为汴军所有,将会是吾等劲敌。”
“如此看来,并不好查。”
“郑尚书,此案不需查明,只要把案件转入京兆府,阻止骆虎继续查下去,就算达到目的。一旦骆虎查到蛛丝马迹,圣人恐将遭遇不测。”
“贼人竟敢以下犯上。”
“裴某猜测当是汴军阴谋,不可不防。”
郑元规不再多问,亲自率领衙役不良十几人直奔皇宫内侍省。值班的太监已经知道赵公公与莫公公遭遇不测,且已经上报昭宗。
郑元规来到现场时,昭宗在凤舞的陪同下也来到现场。郑元规很长时间没有见到昭宗了,发现昭宗瘦了不少,黄色常服加九环带,脚蹬六合靴,外面披着一个黑色貂裘大氅。郑元规先见过昭宗,道:“陛下受惊了,老臣定竭尽全力查出凶手。”
昭宗道:“一定要查清,在皇宫里杀人,简直无法无天。”
郑元规命人带着两个木匣回到光德坊京兆府廨署,同时在各县下发海捕文书,全力抓捕一个武功高强用刀的男子。
京兆府的动静惊动了骆虎,两个公公被杀的事也传到他的耳朵里。他决定去京兆府要公公的脑袋,带上几十名骑兵,声势不小。
下午,郑元规亲自接待骆虎。他把骆虎请到廨署,单独商议。
“郑尚书,骆某听闻两位公公的人头在贵处,特来询问,若方便,可否赠与骆某?”
“骆将军,京兆尹天下取则之地,前无此例,职责所在,恕郑某不能从命。”
“如今还有天下吗?”
“圣人尚在,一隅即是天下。”
“好,郑尚书忠义,日月可鉴。”半晌,骆虎问:“骆某不想空手而归,彼此各退一步,骆某看看那两颗人头如何?”
“可以!”
郑元规亲自带骆虎看那两个公公的人头,木匣打开后,骆虎一看,不禁陷入疑惑。这两个太监并不是蔡公公与何公公,到底怎么回事?
既然不是蔡公公与何公公,那么骆虎感觉就不必索要人头了,只是他还觉得事情蹊跷,总觉得这两位公公跟蔡何两公公有关。
骆虎带人回去。回到西内苑,骆虎思量着还有一天时间,如果到期没有查明案情,怎么向朱友谅交代。霍小小端着一杯酒走过来,递给骆虎,道:“骆郎,何事紧锁眉头呢?”
“案件毫无进展,但是明天必须向上级通报。”骆虎接过酒杯,小啜一口。
“还是万萼拥花楼吗?”
“是。”
“哪里有问题?妾愿闻其详。”
“某在万萼拥花楼见到两个公公,第二天这两人消失了。方才刚得知内侍省的赵公公和莫公公被人杀头,某觉得这里一定有文章,然看过人头之后,并非酒楼里的那俩公公,奇怪!”
“嗯,妾好奇那万萼拥花楼里的女郎都美吗?”
“美,然不及小小万分之一。”
霍小小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道:“郎君呼妾小小,莫忘了小小曾是崔相公的爱妾之名,妾原是霍九娘,郎君对吗?”
骆虎不知道霍小小因何发问,道:“怎么?岂非明知故问吗?”
“非也,妾与小小身形相仿,郎君曾经令妾化妆装作小小。化妆只能骗不熟悉的人,熟悉的人一眼就能看出真伪。据妾所知,坊间还有一种特殊的化妆方法,就是易容术,即使熟悉的人也看不来原来的样子,是以妾怀疑万萼拥花楼的两位公公,是赵公公与莫公公易容改扮而成,是以郎君才认不出来。”
“对啊,连内侍省的小太监都看不出来。”骆虎一拍大腿,惊喜之余骆虎又陷入困惑,道:“可是谁会易容呢?”
“郎君请想,赵公公说万萼拥花楼归他所有,如今被杀,很可能万萼拥花楼的主人另有其人,赵公公与莫公公不过是他的棋子。”
“有道理,难道是?”
“谁?皇帝?”
“不能,仅凭龙袍和赵公公的一面之词,不能妄下结论。皇帝如今连卫兵都没有,不可能筹划这样一个阴谋。”
“假设是皇帝,他启动了复国金窟,用这些钱通过崔相公重建禁军,剩余部分再通过赵公公用来收买汴军将官身边的人,让这些人定时汇报汴军军情,甚至埋伏在身边,一旦情况有变,伺机杀之。吴忠只是其中之一,也许还有其他被收买的人还没有暴露行踪。郎君认为此假设有何破绽?”
“看起来似乎毫无破绽,然看起来越合乎情理的事情往往越有问题。第一,吴忠并未暴露行踪,他们因何要杀之;第二,蔡公公与何公公并未暴露行踪,因何要杀之?第三,赵公公在万萼拥花楼言金窟乃皇帝所启用,然裴复却说金窟早在僖宗朝已经用完,一定有一方说谎。”
“郎君信得过裴复吗?”
“此人乃长安游侠,长年浪迹平康风月之所,性情中人,比赵公公更可信。”
“妾以为比这些破绽更重要的是,若都指挥使有确凿证据证明是皇帝所为,他会怎样?”
“要么威胁皇帝逊位,要么弑君,想来是东平王授意。裴复说若继续查下去,可能威胁到皇帝的安危,所言不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