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试探(下)(1 / 2)
春雨在远方化成一团泛着白光的雾,仿佛被泼了一层淡墨。何太后让阿虔阿秋和萧娘在原地等候,独自一人在一条小径上边走边顾。
牡丹在风雨里摇曳,雨珠在花叶上旋转一圈跃入褐色的泥土里。何太后俯下身,手指在花瓣上轻轻摩挲,拭去泪珠似的雨水。
继续往前走,穿过一株株高大的老梧桐,就看到颓败的宿羽宫静默地伫立在雨中。何太后一个趔趄险些跌倒,远处的蒋玄晖看在眼里,让属下站在原地,独自撑着伞走向何太后。
天色暗如黄昏。蒋玄晖来到何太后跟前,道:“太后,石板路滑,玉体保重。”
何太后回眸看了蒋玄晖一眼,发现五十多岁的蒋玄晖胡须齐整,目光炯炯,正看着她。何太后道:“玄晖,你来过这里吗?”
“俗务缠身,不曾来过。”
“那陪妾去宿羽宫中看看如何?昔年武后在此大宴突厥使者,或许尚可以看到一些前朝遗迹。”
“遵命!”
何太后与蒋玄晖沿着青石板小径走入宿羽宫。蒋玄晖令军士检查过宿羽宫,因此他此时敢放心大胆地进入。
越往里走,越是静谧,回头一望,仕女与士兵已经被层层叠叠的春意完全吞没,消失踪迹。蒋玄晖走在何太后身后,单手持着伞柄。
一阵风来,蒋玄晖只感觉前面传来一阵脂粉香气,让人沉醉。他当然知道这香来自何处,也意识到这香让他悸动不已,像是十五岁时在长安平康坊看到某个俏丽的小娘子时的感受一样,他感觉身体器官正在这个暧昧的春日缓缓苏醒。
闻到大地苏醒的气息,蒋玄晖的喉结不由自主地做出吞咽动作,他握紧拳头,身体只剩下躯壳,灵魂已经消失,他像木偶一样跟在何太后身后,已忘记迈出的左脚还是右脚。
宿羽宫寂静无人,昔日繁华的雕栏玉砌上爬满苔藓,宫殿上犹能辨认出被大火烧过的黑色痕迹,灰烬早已融入泥土。
何太后和蒋玄晖站在一处宽阔的丹墀上,均默不作声,只有细雨打在油纸伞上发出的摩挲声。
“玄晖,”何太后转过头看着蒋玄晖,“宿羽宫何时遭的劫?”
“老臣不清楚。”蒋玄晖继续吞咽动作。何太后就在眼前,触手可及。蒋玄晖被一种迷人的体香笼罩着,他仿佛看到眼前站着一位天仙。
“爱卿,可知哪首咏牡丹诗最著名?”
“老臣听闻刘禹锡有牡丹诗颇有名,诗云: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何太后点点头,道:“刘禹锡的牡丹诗自然不错,然妾以为牡丹诗以李太白的《清平调三首》为最。以牡丹喻人,清丽脱俗,连杨贵妃都激赏不已。”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蒋玄晖独自吟出清平调的前二首,话锋一转,道:“太后玉容无双,如见群玉,如逢瑶台月下,虽汉宫飞燕,岂堪比拟?”
何太后听完蒋玄晖的夸奖,平静地低下头,双颊飞上一抹红霞,看得出在极力克制自己的感情。
蒋玄晖俯身在旁边摘下一朵鲜艳欲滴的红牡丹花,放在鼻子前,嗅了嗅,道:“世间只有太后配得此花。”说罢,把花递给何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