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复唐 > 第三十二章勤王

第三十二章勤王(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裴复告辞,从扬州出发直接回到陕州。从出发到归来,前后竟然用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还好皇帝仍然在陕州,还有时间斡旋。

萧娘天天到城外的大道上等待裴复,生怕路上出现意外。裴复骑马归来时,萧娘恰恰不在,她去了附近一家寺庙上香。回来时,看到客店多了一匹马,回到屋内,仍然空无一人,她不禁又开始落寞。突然一双手从背后蒙住她的眼睛,顺势把她压在床上,她一惊,道:“啊,回来了!”

“你如何知道是我?”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气息,只要鼻子还能嗅到气味,就能猜得到。”

“那我是什么气息?”

“你现在都是汗臭味,赶快去浴堂沐浴更衣。”

晚上,裴复急匆匆赶来与凤舞约会的地点,在树林见到凤舞,多日不见,两人都有些憔悴。裴复道:“各藩镇有发兵消息吗?”

“至今没有。”凤舞摇摇头。

“现在形势如何?”

“数日前,朱温奏报洛阳宫室已经营造完毕,请圣人东行,每日催促。圣人尽量推辞,说皇后刚生完皇子,行动不便,且司天监王墀建议星气有变,期在今秋,不利东行。是以圣人希望待到秋十月幸洛。”

“朱温同意吗?”

“自然不同意,暴跳如雷。派遣牙将寇彦卿亲自来陕州催促圣人东行,如今寇彦卿天天逼迫圣人,圣人苦不堪言。”

“还有呢?”

“朱温为了逼迫圣人东行,令医官许昭远告发医官使阎之、司天监王墀、内都知韦周、晋国夫人谋害朱温,这些人现在已命丧黄泉。”

“没想到这段时间发生了这么多事,逆贼连晋国夫人都杀,嚣张至极。”

“各路藩王有意发兵吗?圣人天天询问勤王消息,夜夜发噩梦,日渐憔悴。”

裴复点点头,又摇摇头,道:“再等三天时间,若三天后还不来,那就是不发兵了。关键时刻,恐怕只能靠自己。”

凤舞嘿然不语。裴复扭头看到旁边的一圈树木上有被剑劈过的痕迹,书皮开裂,露出白茬,一道道,布满树身,忽然想到了什么。凤舞回到城内行宫,见到昭宗,道:“陛下,妾适才见到裴复。”

“裴卿回来了?甚好,勤王之事如何?”昭宗睁大眼睛望着凤舞,眼里满是期待。

凤舞看着昭宗一脸兴奋,不忍说出真相,嗫嚅半晌说:“再等数日,若不来,就是不发兵了。”

昭宗脸色瞬间由晴转阴,怒道:“朕早就知道这些藩镇口口声声忠君为国,舍生取义,实则各怀鬼胎,只图自保。”昭宗突然握住凤舞的手,额头涔涔冒出细汗,道:“别再等了,凤舞,朕有要事交付与你。朕恐遭大难,不忍子孙遭累。是以早已决定将皇后襁褓中幼子托付于人,带出宫外。”

凤舞已意识到昭宗的想法,知道自己要担负重任。她想插话却忍住了,继续听昭宗说:“朕欲托胡公公将幼子带出宫,抚养成人,需要你护送离开。你离开后,也就别回来了。”

凤舞怔住,半晌道:“凤舞不再,谁来保护陛下?”

“如今无人能保护朕,朕只求皇子公主免遭屠戮,皇室血脉,不至断绝。”昭宗起身回寝室,稍顷手持一柄宝剑出来,道:“此剑乃朕随身所佩,现赐予你,见剑如见朕,见朕如见大唐。倘他日有英雄欲图匡扶社稷,凭此剑可复唐。”

凤舞心潮澎湃,情不能已,跪谢受剑:“谢陛下赐剑,凤舞定舍命护送皇子出城。”

“出城之后,可将找一寺庙或农家,送皇子寄养,隐姓埋名,莫要被乱兵发现。”

何皇后得知昭宗的决定后,哭得死去活来,孩子出生刚满月,就要母子分离。她在孩子脸上亲来亲去,又把自己的一块贴身玉佩挂在小皇子的脖子上。

除此之外,皇后还为儿子准备了各个年纪的衣服,一年四季,一应俱全,全塞进一个包裹里。皇子在襁褓里睁着圆圆的眼睛望着皇后,不清楚为何母亲的脸上挂满泪珠。他只是肆无忌惮地笑,咯咯地笑,如此纯真无邪,似乎因马上解脱皇室的宿命而手舞足蹈。皇子笑得越欢,何皇后哭得越惨,险些昏厥。

昭宗避开皇后和宫女,悄悄躲在屏风后面掐着手腕泣不成声。两位尚寝宫女也忍不住哭起来,只有皇子在笑。

第二天晚上,凤舞把孩子绑在自己后背上,胡公公跟在身后,两人系绳子出城。陕州城自昭宗驻跸以来,严格盘查进出城的百姓,城门附近重兵把守。即使夜晚,仍有巡街使负责夜间安全。寇彦卿来陕州后,巡逻更加严格。二人出城后,凤舞把孩子交给胡公公,她在与裴复相会的树林前踌躇片刻,打算留下信息,告诉裴复这几天不用等了,转念想了想,决定离开。

胡公公道:“凤舞娘子不知可有去处?事关皇子安危,须得慎重。”

凤舞自小就在长安周围生活,不清楚其他地方,但她知道长安附近有南五台山圣寿寺,她数年前曾与师父来此上香,寺内的茂林修竹,适宜修禅。又闻李世民母亲也常常来此,该寺与皇室也算有渊源,把皇子寄养在此处最佳。

想到圣寿寺,凤舞决定与胡公公西行:“去南五台圣寿寺!”二人出城后,在郊外村庄购买了两匹马,路上皇子饿的大哭大叫时就去附近的村子向产妇要几口奶水。三天后,终于风尘仆仆赶到南五台。

圣寿寺的上座禅师年过花甲,见到凤舞与胡公公,从二人的衣着气度上就猜到非一般人。凤舞道:“禅师,襁褓中的婴儿是京城一位贵公子,因逆贼毁长安,父母离散,这位管家希望可以在宝刹内抚养孩子,直到长大,不知禅师意下如何?”

“檀越多虑了。圣寿寺每年都会收养流离少年,况此子乃京城贵胄,敝寺历年来,广受皇恩,岂有不知恩图报之理?于佛面于人情,皆应如此。”

禅师让小沙弥为胡公公和小皇子准备一间精舍,凤舞把小皇子抱在怀里,仔细端详。小皇子看着凤舞,眼睛如同一潭春水,清澈见底。凤舞在小皇子的脸蛋上亲了一下,把小皇子交给胡公公,准备下山。

“凤舞娘子去哪里?”

“妾放心不下陕州,回去看看。”

“还回来吗?”

“若此去还能活着,每年回来一次看小皇子。”

南五台离京城很近,凤舞打马来到长安城。当她看到名动天下的长安城时,顿时傻眼了,这哪里是长安城,分明就是古战场的废墟。巍峨的宫殿、鳞次栉比的坊里,都烟消云散。擡眼望去,只有坐落在晋昌坊的大雁塔还巍然独立,寂寞如斯。

她骑在马上,扭过头,在破落的启夏门旁的残垣上,看到一首无题诗,字迹潦倒如醉,诗云:

锦绣宫余劫后灰,文章谁赋黍离哀。

遗民长念汉家土,到此年年哭草莱。

凤舞读罢,伏在马背上,呜呜地哭起来。残墟上,北风卷起漫天烟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